9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和媒体联合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全国走失老人一年约在50万上下,走失老人平均年龄为75.89岁,走失老人中女性比例略高。失智和缺乏照料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失智现象也会增加,这意味着在未来,老人走失现象可能不再是小部分家庭的烦恼,而成为相当一部分家庭的烦恼。对整个社会来说,未雨绸缪是关键,而不是等到现象成为难题之后再着手研究对策。
给老人装GPS手环、缝制联系布条、打造全国统一的寻人网络平台都是好办法,但GPS手环会没电,联系布条会丢失,如果老人说不清自己的信息,寻人平台对个人特征的描述就会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其实,在解决老人走失问题上,可参照失踪儿童DNA数据库,按自愿原则,采取免费或适当补贴的方式,对失智老人或某个年龄以上存在走失风险的老人进行DNA信息采集,并实现信息全国联网可查。如此,当人们发现丢失的老人时,只要由就近的公安机关采集其DNA信息并上网比对,就可轻松查找到其亲人。当然,这种方式的落地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