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办实事 街巷建设换新颜
——李家冲路提质改造工作的主要做法
李家冲路提质改造工程位于市政府西侧,是连接金鹗中路和求索东路的一条城区三级之路,全长620米,道路路幅宽12米,其中机动车道宽7米,两边各有205米的人行道。工程共新铺改性沥青路面4453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1795平方米,安装路缘石1130米,新增绿化面积320平方米,投入资金约150万元。
一、规范程序,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区长办公会后,区建设局和三眼桥街道办事处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明确指出了李家冲路的提质改造工作是当前全街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区建设局和三眼桥街道办事处各成立了由一把手担任总指挥的道路提质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街道办事处组建了综合协调组、政策宣传组、城管执法组、违章棚亭拆除组、社会稳定组等5个工作小组,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一领导。同时,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社区提质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妥善处理解决提质改造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为规范该工程招投标程序,4月27日下午,在区人大的监督下,区建设局会同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审计局等单位举行了“李家冲路提质改造工程招标会”,通过电脑摇号的方式确定了施工队伍,确保了该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公开。
二、深入发动,扎实奠定工作基础
一方面,深入群众,澄清底子。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春节过后,三眼桥街道办事处对李家冲路旁的所有住户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通过采取入户调查、宣传政策以及对住户院落及其它建筑物逐个丈量的方法,充分掌握住户的具体情况和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困难。通过摸底调查,此次提质改造共涉及住户100余户,人口400多人。街道及时汇总情况并逐一分析、分类,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以扎实、诚恳的工作态度和做法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宣传动员,营造氛围。自工程开工建设后,区建设局局长带领项目部工作人员采取“5+2”、“白+黑”的工作模式,加班加点协调周边居民关系。街道通过上门宣传、致社区居民群众的一封信、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把区委、区政府的提质改造精神传达到每个住户,在全街上下营造良好的道路提质改造工作氛围。
三、强化措施,有效推动工程进度
一是周密安排,落实进度。按照街道李家冲路提质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一周内完成沿线单位、居民小区及20%的民房棚亭拆除和台阶规范工作;两周内完沿线市政设施的迁移及70%的民房民房棚亭拆除和台阶规范工作;月底前基本完成清空场地任务,确保按期开工建设。
二是落实政策,确保成效。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阳光政策”,我们将提质改造工作中的操作程序、补偿标准和相关政策等文件上门告知每一家住户,做到“标准看的见、补偿算的准”。统一宣传口径、统一补偿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为确保工程顺利启动,在区政府投入资金的基础上,由街道和社区投入近5万元,对居民住户的违章棚亭拆除和台阶规范进行补偿,确保工程启动和推进。
三是合理安排,强力推进。在提质改造工作中,涉及到一些单位和居民小区,街道做出了妥善的安排和有效的工作部署。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自拆、带头做亲属工作,教育和说服他们主动自拆,有效推进了棚亭和违建拆除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道路建设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四、全面配套,提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一是全面硬化区间道路。李家冲居民点100多户居民紧邻李家冲路,因人口密集,年久失修,道路破损严重。为配合李家冲路提质改造,街道、社区投入8万元,对路边的李家冲社区居民点的房前屋后进行路面硬化,使居民点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加强门店管理。李家冲路提质改造后,路面加宽,又添置了人行道,来往车辆、行人增多。对此,街道城管爱卫站特别加强了对李家冲路门店出店经营、卫生环境的整治。对沿路40多个门店下发了《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容和卫生环境管理的通告》、《我们都是岳阳的主人——致岳阳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对整治内容、业主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每天派专人对路面进行巡逻值班,一旦发生不规范经营行动,立即采取措施整治。
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在路面提质改造的同时,区建设局和街道积极协调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针对居民反映较大的无路灯、灰尘较多、绿化不够等意见,对李家冲路沿线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共清运建筑垃圾10堆,安装路灯19盏,植树100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