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区2012年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来源:未知来源   2012-09-27 00:00
浏览量:232 | | |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市直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岳阳楼区围绕“稳增长、促和谐”主题,认真落实“稳中求进、进中求强”的总要求,制订了“八六八”举措,扎实推进“四三六”工程,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我区前三季度项目建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主要成效

今年我区共有重点项目建设任务135个,总投资100多亿元,年计划投资58亿,1-9月完成投资37.3亿元,其中国家重点工程12个,投资5.5亿元,省、市重点工程10个,投资15.5亿元:区级重点项目113个,投资79多亿;其中产业项目15个,城市建设项目18个,旧城改造及房地产开发42个,土地收储项目1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19个,五创提质、民生实事项目30个,目前已开工项目100个,前期调研论证项目35个。今年来,各乡街、部门、项目部加强条块结合,认真落实责任,全力抓进度,合力抓保障,积极克服拆迁安置、资金筹措、政策调控等难题,项目建设抓得紧、力度强、声势大,取得了明显成效。

1、通过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城市功能。全力服务配合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召开区长办公会、专题协调会、现场办公会100多次,及时解决项目征地拆迁、工程协调等问题130多个,动迁居民5100多户,腾地4800多亩,确保了环南湖截污管网建设工程、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冷水铺路绿化提质、德胜北路、青年东路等30多个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主动承担部分市政工程建设,在承建和服务任务重、拆迁和腾地困难多、资金和稳定压力大的情况下,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洛王路、木鱼山北路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区路网,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2、通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发展后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新建、续建产业项目46个,协议引资126.1亿元,累计到位资金67. 85亿元,已经到位25.32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8个。总投资20亿元的岳阳苏宁广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开业,二期项目建设即将启动;原东方红小学地块改造项目已与步步高集团签订协议,第一期5000万元资金已到位;天伦城金三角二期项目基本完工,台湾大润发超市人气兴旺,三期工程王府井商业广场已正式动工;步步高城市综合体一期工程顺利开业,二期高档住宅小区即将开盘;投资4.5亿元的中建岳阳中心主体竣工6万平方米;锦绣华城、东升星城主体全面竣工,销售完成80%;枫桥尚城二期等一批房产项目开工建设;义乌小商品批发交易城、友谊阿波罗拟投资20亿元的东茅岭商业步行街南辅道北侧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湖南省兴旺建设集团拟投资100亿元的国际生态安养社区等项目进入了洽谈签约阶段。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共向上申报技术改造项目35个,省、市级科技项目10个;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4.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1.95亿元,新增中顺化工等5家规模工业企业;新增金泰粮油、原生股份有限公司2家上市企业;新增岳阳博锐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1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41%;专利申请量达135件,保持全市领先地位。积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巴陵春”等3家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9家企业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

3、通过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社会和谐。螺丝港、柴家山、桃花山、市体育局大院及周边等12个旧城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完成了李家冲、6906厂与洛王市场等6家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24条小街巷提质改造。投入资金1256万元,完成各类水利疏通配套工程111处。投入1200多万元启动了13处低洼渍水地段改造项目。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启动安置房建设项目12个,可建成保障性住房4150套;争取中央及省配套改造资金4164万元,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争取中央及省配套改造资金1110万,启动廉租房项目2个、公租房项目1个,其中九华山、金秋红日、蔡家、磨子山、老垅坡、金东门和冷水铺村保障性住房项目主体已经竣工,年内可以陆续交付使用。

二、项目建设经验与做法

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在推进项目建设和项目服务过程中有以下主要做法:

1、严格落实抓统筹。实行区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安排,部门密切配合,乡办属地管理,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责任明、任务细。按照“突出重点、分管对口、相对连续、有利工作”的原则,对全区所有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名区级领导、一套班子、一名法律顾问、一抓到底的“六个一” 工作要求,30几名区级联点领导定点联系重点项目,对每一个重点项目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量化细化工作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今年来,我区共召开重点工程问题协调会、现场办公会100多次,解决了征收拆迁协调、工程建设施工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力量精、配合紧。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项目工作专班,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全区共成立项目协调指挥部47个,乡、街道、社区共成立项目协调工作组50个,抽调国土、规划、交通建设、征收安置、控违办有关职能部门和乡街、社区骨干共计800余人,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行动早,反应快。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明确项目建设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切实做到行动早、反应快、保重点、抓亮点,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项目建设格局。

2、集中智慧勇克难。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全区各级各部门集中智慧、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各项拆迁任务。一是阳光操作,以理服人。征地拆迁最重要的是要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做到公开透明。为了消除拆迁户心中的疑虑,提出一个政策贯彻到底、一把尺子丈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的工作思路,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将每个细节都置于阳光之下,将所有相关资料都发到拆迁的每家每户,所有拆迁政策、补贴标准都进行公示,确实做到每个环节都公开、公平、公正,有力推动了工作。二是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在项目的征地拆迁过程中,从构建和谐社会、让利于民的角度出发,由民政、劳动等部门组成帮扶工作组,适当照顾部分弱势群体利益,在就业、就学、就医、低保等方面尽可能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用真情和真心打动群众。从而赢得了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三是部门联动,以法管人。对于那些在拆迁过程中,不听劝告、蛮不讲理、胡搅蛮缠、寻衅滋事的“钉子户”,组织公安、司法、武警、控违办、相关乡办开展联合行动,对破坏重点工程建设的不法分子坚决依法进行打击。今年来,共开展集中强拆行动12次,确保了洞庭新城、德胜北路、青年东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工程进度。

3、党员干部先带头。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力服务项目建设。一是发挥“宣传员”作用,解释政策凝聚民心。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员会议、远程教育等平台,对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培训,引导广大党员深入群众家中,为他们解读政策文件,逐户做好征迁签约工作。二是发挥“示范员”作用,带头行动鼓舞民心。通过五个工作日加两个双休日的“5+ 2 、白天加黑夜上班加班的“白+黑”的工作模式,要求党员干部不仅带头执行上级部门的各项决定,而且对自己所联系的党员、群众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三是发挥“协调员”作用,做好沟通稳定民心。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引发的一些矛盾纠纷,做好情况说明和心理疏导,消除群众顾虑,取得理解和支持。如在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中,梅溪乡印发王家河治理工程规划方案图100多份发到征收户手中,宣讲这一工程的美好前景,让老百姓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启动之前还分组召开了户主会,讲解征收拆迁套价标准和安置房分配细则,解疑释惑,让老百姓明白政策,支持征拆。

4、敢动真格敢碰硬。一是坚决打击违法行为。针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治安特点,结合其周边的社会治安形势,对重点建设项目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集中整治,着力解决社会不法人员借助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之机非法敛财,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安排劳务,非法收购,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干扰施工等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坚决控住违法建设。为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成本,坚持依法控违,实行控建拆违区级联点领导负责制,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国土、规划监察中队队员24小时巡逻督查,对抢建抢搭抢修行为盯死看牢,一有动静,第一时间赶至现场。明确区控违办、各乡(街道)、村(社区)控建拆违工作责任,并由区监察局、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抽调专人成立区查处违法建设专案组,加大执法和查处力度,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三是坚决落实督查讲评。为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实行“三个一”制度:一旬一督查,区委、区政府督查室抽调专人组成联合督查组,每旬进行一次实地督查,了解督促工作进度情况。到目前止,全区共组织督查16次,发出督查通报8期。一月一调度,坚持对项目服务实行即时调度。通过区长办公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及时协调解决了德胜北路、青年东路等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厂地协调等问题。19月共召开项目协调会35次,现场办公会12次。一季一讲评,对服务项目进行季度讲评,将工作情况和督查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作为民本岳阳楼区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后段打算与建议

重点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带动工程、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基础工程、是事关群众生活质量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政府自身形象。楼区作为重点工程建设的主战场,重点工程直接关系到我们自身全面发展。面对当前艰巨任务,我们要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区重点工程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建设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难度很大,少数群众漫天要价,这其中有政策处理口径不统一的问题,也有我们工作程序、方法不到位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紧紧抓住重点工程推进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敢于动真碰硬,善于破解难题,为推进重点工程营造优良的建设环境。

1、全方位优化建设环境。一是强化服务。对每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一项一策”,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繁事简办、难事快办的原则,推行“一线服务”、“组团服务”、“结对服务”等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有求必应、快速反应、高效服务”的服务局面。二是狠抓禁建拆违。严格落实“三铁”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针对重点工程规划区域,要按照“拆违先行、治理先行”的原则,始终保持禁建拆违高压态势,对征地通告发出后抢搭抢建、抢栽抢种的一律无偿拆除,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让违法建设者经济上血本无归,法律上受到严厉制裁。三是严厉打击。公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为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凡是以各种借口阻挠项目施工,或者强行包揽工程、强装强卸、强买强卖,以及封门堵路等行为影响项目建设的,必须及时制止,依法严厉打击。凡是在幕后策划、组织、煽动群众聚众闹事者,必须依法从快从严惩处。凡是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故意破坏项目施工设施、偷盗甚至哄抢建设材料、威吓人身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对问题严重、影响较坏的案件,公开处理,向社会公开曝光,强化打击威慑,全力营造良好的重点工程建设环境。

2、下狠劲破解拆迁难题。拆迁速度决定推进速度,要把拆迁安置作为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第一加速器,采取得力措施和超常手段强力推进。一是要阳光操作促拆迁。认真总结完善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拆迁工作行程的经验,按照“三不”,即“接受任务不讲价钱,落实任务不留缝隙,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四赛”,即“兄弟单位赛志气,乡街赛能力,村组(社区)赛进度,干部赛忠诚”;“五到位”,即“宣传到位、征拆到位、安置到位、廉洁到位、维稳到位”的要求,强化乡街和工程指挥部政策处理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专人负责,要严格按照“一套政策、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原则,实行“即谈、即签、即审、即付、即搬、即拆”,确保政策处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公平公正推进拆迁。二是要依法强拆促拆迁。要加强引导,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把各方面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把各方面的关系都利用起来,集中力量突破。同时,强化基础、依法处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漫天要价、故意阻挠施工行为的,及早启动法律程序,坚决依法拆除,做到“拆除一户、影响一片”,确保工程建设不因少数人的无理阻挠而影响进度。三是要安置先行促拆迁。把加快安置工作进度作为推进征地拆迁的重要手段,抽调有关职能部门骨干组建协调工作组,加速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安置促拆迁,以拆迁促工程进度。

 3、要严要求规范工程管理。将项目管理、控制、服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进度。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等“四制”要求,规范运作;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坚决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以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绝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严肃财务纪律,实行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挤占建设资金的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强化项目现场管理,认真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责,切实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努力在重点建设领域创出一批精品工程,真正使重点工程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