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6年岳阳楼街道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社区:
按照《岳阳楼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经街道工委研究决定,现将《2016年岳阳楼街道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岳阳楼街道办事处
2016年1月30日
2016年度岳阳楼街道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在所有社区推进以“社区公共服务、社区网格管理、社区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简称“三合一”工作,下同),街道党工委决定,2016年在全街道所有社区全面推进“三合一”工作,根据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工作任务全覆盖。2015年街道启动了庙前街、岳阳楼2个社区的试点工作,为“三合一”工作积累了好的经验。2016年街道分两批推进社区“三合一”工作,第一批为郭亮、九华山、东湖3个社区,2月下旬启动,8月下旬完成;第二批为汴河社区,6月上旬启动,12月下旬完成。
2、工作实效全覆盖。先期启动工作的庙前街、岳阳楼2个社区在2016年全面开展以“网格巡查、事项办理、事件处置、活动开展”为主要内容的“三合一”日常工作,通过“岳阳楼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信息平台”线上办理各项公共服务事项和网格事件。2016年分二批启动的社区,边启动边推进。
二、实施步骤
1、划网格(1月下旬完成): 一是各社区按300-500户的标准对所辖范围进行网格划分, 报区民政局汇总汇审;二是由区网格办牵头,由各社区配合科创公司,建立“电子网格”。
2、定人员(1月下旬完成): 一是各社区 按“三类”岗位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设岗定责,按“一格一员”要求配备社区网格员,报区民政局汇总汇审;二是配合人社部门,对所有区直部门设在社区的专干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 三是 根据社区实际需要,负责招募网格服务志愿者,报街道备案。
3、抓培训(2月下旬完成):一是集中学,第一批3个社区所有网格员在区人社局的安排下进行封闭式集中学习;二是跟班学,组织第一批3个社区所有网格员到25个示范先行社区跟班学习;三是对口学,后启动的社区与示范先行社区结对子落实“传帮带”,岳阳楼社区对口九华山、东湖社区,庙前街社区对口郭亮、汴河社区;四是 与网格员、平台操作员等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五是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接受区网格办组织的对网格员、平台操作员进行的平台、系统操作培训。
4、采信息(3月上旬—5月下旬):一是 社区组织网格员开展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街道每周通报进度;二是配合区网格办,适时与公安机关进行信息比对,提示网格员重新上门核对不准确信息,确保网格基础数据信息的全面、准确、完备。
5、通网络(1月下旬—2月下旬):一是配合区电政办,按规划将电子政务外网连接到社区;二是由社区自行将网线连接到相关电脑;三是配合区电政办技术人员调通“岳阳楼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信息平台”,并确定专门操作人员接受培训。
6、办事件(1月上旬开始):一是配合区法制办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全面推行社区事务准入制;二是规范办事流程、政策依据、办结时限、责任主体等,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规范化;三是办理下沉到社区的公共服务事项,代办需要政府部门审批的事项;四是按照要求设立一个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建立在社区前台“一口受理”、部门后台“协同办理”,社区前台统一回复的运作机制;五是组织网格员、平台操作员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方便群众办事;六是组织网格员在信息采集、录入、比对过程中发现的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及时反映或帮助代办,把信息采集比对的过程变成宣传、组织、发动、服务居民群众的过程,杜绝向群众说“不”!八是推行网上办事,凡网格员巡查发现需上报处理的事项,一律通过“岳阳楼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信息平台”进行线上处理,推动平台系统运行使用,互联互通;九是由街道牵头,推行由各部门委托授权,对社区提交的各类问题,以网格为单位开展综合执法。2016年分二批启动的社区,边启动边推行。
7、巡网格(1月上旬开始):2015年已启动的2个社区,全面开展网格巡查,一是各社区组织网格员在网格内开展“一日双巡”,每天上午、下午各巡查1. 5小时;二是社区组织网格员落实“弹性工时”制度,利用早、晚或双休日,每周保证5小时的弹性工作时间;三是由街道牵头,督促网格员日常巡查要做到“四个必”即社区老党员、楼栋长、志愿者“必访”;空巢老人、生活困难群体和残疾群体、计生重点对象和新生儿家庭“必看”;食品安全、矛盾纠纷、重点关照人群“必查”;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必巡”;四是由街道牵头,督促社区落实“早晨会”、“周例会”、“月总结会”等制度;五是由街道牵头,督促派出所社区民警与社区网格员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公安机关治安保障的职能作用;六是由街道牵头,建立网格管理员应急替补机制,在两个相邻近的网格,网格管理员互为“AB角”,防止出现网格管理真空。2016年分二批启动的社区,边启动边推行。
8、抓自治(1月上旬开始):一是在民政局指导下完善社区自治机制;二是在民政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单位指导下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服务型”“公益型”“枢纽型”社会组织;三是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按照购买服务、民办公助、适当补贴的办法,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创办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托老等多形式养老服务;四是培育挖掘“社团自治能人”和专业社工。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书记罗立兵任组长,副书记万雁飞任副组长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街道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办公室(设综治办),陈强为平台专门操作员、配备一台专用电脑,建立内部统一受理、对内统一协调的指挥平台,各社区要相应落实社区书记主抓,一名副站长具体抓工作机制;二是社区要制订本单位的实施方案,根据街道任务清单及时完成各时间节点的工作。。
2、落实主体责任。社区落实“三合一”工作主体责任,主要是加强对社区、对社区网格员的管理,加强对属地、对本级各项事务的办理。
3、适时调度讲评。由街道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办公室牵头,对“三合一”工作实行“月调度、季讲评”,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力促工作均衡、平稳推进。
4、常态督查考核。一是对网格管理员开展信息采集、网格巡查和综合服务等日常工作进行“痕迹管理”,实行“两结合”的考核制度(即月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社区日常考核和街道、区绩效考评办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二是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绩效考核,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讲评,半年一次综合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