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在应对挑战中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来源:岳阳市商务局   2009-10-16 00:00
浏览量:1 | | | |

当前,在外需明显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的情形下,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最持久、最稳定的因素,成为应对金融成机、抵御外来风险的重要手段,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主导作用。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134号文件,明确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工作重点和具体政策措施。我们一定要站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并立足我市特色,创造性地开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围绕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不断增强拉动农村消费的潜力

消费潜力最大在农村,消费启动最难也在农村。我们要切实解决我市农村流通基础设薄弱、消费环境不优等问题,改变农民消费不安全、不实惠、不方便等状况,让农民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

一是从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入手,繁荣农村市场。我市自2005年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已累计建成农家店2436个,配送中心13个。今后我们除扩大农家店的数量和规模外,还要着力抓好农家店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一网多用”,推进超市下乡、连锁经营,着力构筑新型农村消费品和农资经营网络,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政策支持力度,着力解决配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难题。

二是从建立农超对接新机制入手,搞活农村流通。岳阳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我们要以丰富城区市场、引导优质农产品通过连锁超市和餐饮企业快速进入终端消费为目标,积极探索“农超对接”的有效途径,创新产销一体化模式,大力推广“超市+基地”、“超市+协会”、“超市+企业”等农产品经营模式,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畅通农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

三是从健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入手,拓宽农产品销路。全面推广临湘市开展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在全市乡村加快建立农村商务商务信息服务站,积极组织农民、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新农村商网”开展的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活动,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四是从推广“家电下乡”入手,激发农村消费。顺应农民群众的需求和消费升级的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以电网扩容工程、公路通达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家电下乡”创造条件。根据我市农民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实际,积极争取扩大“家电下乡”品种,将空调、电脑、热水器、微波炉等产品列入补贴范围。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力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简化补贴手续,方便农民领取补贴。要研究完善监督办法,防止骗补,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定期开展检查活动,检查下乡家电质量和售后服务,保护农民消费权益。既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更要防止假冒伪劣等坑农害农行为。同时,结合“家电下乡”活动,扎实搞好“汽车下乡”、“农机下乡”。

二、围绕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夯实驱动城市消费的基础

城市消费应在扩大总量、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区商业基础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引导城市居民消费向高端服务和产品过渡。

一是在完善城区商业设施中提升消费水平。立足我市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强的实际,加大仓储、运输、配送、网络等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商贸、物流、会展等功能,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加快培育步行街、泰和商城、中南大市场等一批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中心商圈;加快东茅岭路、庙前街等特色商业街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商业街区;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市场,提升完善物流功能,增强其辐射周边的能力。

二是开展便民惠民服务中挖掘消费潜力。大力推广“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将社区商业服务设施列为街道社区建设重点,列为对各级政府考核的内容,鼓励服务及流通企业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重点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业态和社区购物中心,健全旧货流通网络,切实增强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和功能。加强菜篮子、米袋子民生工程建设,推进放心粮油、放心猪肉、放心蔬果进社区活动。鼓励大型流通企业进入社区,鼓励家政服务企业社区布点,鼓励早餐供应进社区设立便民早餐连锁门店,提供早餐预订和送货上门服务,使居民在家门口购买到各种日常用品,享受各种生活服务。

三是在创新营销模式中激发消费活力。根据城区居民消费不断转型升级的特点,规范发展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新型销售方式,促进银行卡刷卡消费业务健康发展。大力培育信息产品、家政服务、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绿色饮食和汽车等消费热点。广泛开展节会促销活动,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扩大市场销售,带动相关住宿、餐饮、交通、通讯等消费。创新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及各类新型业态,拓展新型营销方式。

三、围绕做强做大流通企业,不断构建带动社会消费的引擎

商贸流通企业是流通市场的主体,是流通网络的节点和节撑。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流通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争取力度。抢抓中央扩大投资的机遇,积极包装储备一批项目,将“双百”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公益性服务消费平台、物资储备等商业基础设施纳入到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争取国家和省里对我市流通类企业更多的支持,使我市的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物流等商业设施得到加强和改善,新型流通业态,现代流通方式得到快速发展。

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切实加强商贸流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与世界零售巨商的合作,鼓励国内大型流通企业来我市兼并重组,壮大流通企业经营规模和实力。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商业物流项目的转移,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降低商品配送成本。

三是加大中小流通企业扶持力度。积极捕捉市场信息,掌握消费动态,指导企业开展经营,推进零供关系和谐发展,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要像对待工业企业一样,出台扶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财政、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流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根据商贸流通企业特点,放宽授信条件,创新担保方式,解决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贷款难问题。

四是加大流通企业减负力度。结合正在开展的“联手帮扶企业”活动,积极为流通企业创新服务,创优环境,简化审批环节,减少收费项目。要经常深入商贸流通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帮助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加快解决商业与工业用电同网不同价、商业电价过高问题,尽快落实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政策,逐步解决水价问题,切实减轻流通企业负担。结合“项目建设和项目服务年”活动,将流通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到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中统筹考虑,实行行政审批委托代办、领导联系项目等项目推进制度,减少办事程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围绕提振消费信心,不断营造推动市民消费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对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很大伤害,也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消费环境已成为扩大消费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视生产领域环境、轻视流通领域环境的作法,从政策上、机制上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一是着力优化政策环境。认真抓好国务院办公厅134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对短期内能够迅速见效、直接拉动消费、吸纳就业多的政策措施,如促销、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老旧汽车更新等,要抓紧落实,尽早见效;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措施,如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流通网络、培育流通主体,要做好规划,加强协调,有序推进。同时,注重制定相关扩大消费的配套政策,及时研究提出扩大消费的新措施,出台刺激消费的具体政策,在行业振兴规划、财政扶持、产品开发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发挥政策在扩大消费方面的引导作用。

二是大力构建诚信消费环境。围绕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方式,着力消费市场的整顿规范和健康发展,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创建示范商业社区”、“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严厉打击商业欺诈,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加强和规范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健全举报投诉体系,加大对消费品监管专项整治和打假力度,保证消费质量,保护消费权益,保障消费安全。

三是努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抓住食品安全这个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加大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力度,认真实施“放心酒”、“放心肉”、“放心菜”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和《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行为,推进酒类流通溯源信息化管理,严防假冒伪劣酒类上市。积极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执法行动,市、县两级商务部门全部建立起市场巡查制度,抓好协议准入、经销商管理、索证索票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落实,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有效带动食品和餐饮消费。

责任编辑: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