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8-04-13
中心城区为出租车“减负”
来源:长江信息报   2016-07-28 17:55
浏览量:1 | | | |

岳阳出租车改革迈出坚实的一步。7月26日召开的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明确,以今年7月1日为取消中心城区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时间节点,返还中心城区出租车企业相关费用,同时加强网约车行业规范管理,确保中心城区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记者昨日从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获悉,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今后更多的是对出租车行业的规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出租车经营权无偿使用成趋势,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后,出租车可能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而目前情况下,更加期盼网约出租车新政尽早落地,这有利于传统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在同一水平上竞争。

出租车经营权无偿使用成趋势

去年10月份,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逐步实行经营权期限制和无偿使用。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全部实行无偿使用,并不得变更经营主体。虽然时间节点未定,自今年开始,各地相继推行出租车行业改革,实现经营权使用无偿化。

据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公交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一些到期的出租车逐步下线,目前中心城区出租车为1000多台,这些出租车中,绝大部分经营权期限为5年,5年特许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每台车位47500元,折合到每月即792元。“实际上每台出租车每月需缴的792元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只是大家俗称的‘份子钱’中的一部分,取消这部分费用后,剩下的部分是车主与出租车公司合同需上缴的费用。”上述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公交管理科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心城区共有11家出租车公司,每台出租车在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前需缴纳的各项费用每月共计5800元,而从7月1日起,除每月特许经营权有偿使用费792元,各出租车公司还降低上缴款300元。

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会上表示,这次出租车改革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就是出租汽车的经营权要无偿、有期限,目的是为了使出租车服务能够进入良性循环,而且用优质的服务来取得经营权。

出租车公司在竞争中或降“份子钱”

在受到私家车增多、网约出租车冲击及交通状况共同影响,导致传统出租车司机收入下降的背景下,出租车公司能否降低“份子钱”,是广大出租车司机尤为关心的问题。

那么,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是否意味着的哥的姐们不用再交“份子钱”了?事实上并非如此。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是由政府向公司收取,它只是“份子钱”的一部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公司负责人表示,“份子钱”各个地方、各家企业虽然标准、项目有所不同,但就岳阳采取承包模式的情况看,大致包括了折旧、保险、年检、企业管理的成本、税金、利润等,还有经营权使用费的分摊。“有偿使用费最后还是含在承包费内由出租车承包人来承担的,也就是含在‘份子钱’内。”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实施减免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将倒逼企业减收承包人的“份子钱”。

实际上,在7月1日取消中心城区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的同时,岳阳各出租车公司“份子钱”也下降了300元。在该业内人士看来,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后,可能意味着今后出租车将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

不过,该业内人士表示,今后如果在出租车市场不饱和的情况下,“份子钱”下调的空间可能不大,但在传统出租车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的今天,一旦出租车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各出租车公司也许会在相互竞争中降低“份子钱”,这样才能拥有更多出租车司机加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新政出台前网约车仍属“黑车”

自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起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至今仍不见新政出台。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关于新政出台前,网约出租车仍将被视为“黑车”并受到打击。

“作为传统巡游出租车公司,我个人认为,如果传统出租车还想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网约出租车新政越早出台越对我们有利。”上述出租车业内人士表示,就他所了解的情况看,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后,完全放开市场的义乌,传统出租车经营状况并不见明显好转,小步放开市场的武汉也大体类似。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除出租车行业日渐衰落的大势,不在同一竞争起点的网约车冲击影响不小。“网约车应该是营运车辆,而营运车辆的保险费率与普通车相差10倍。”该人士说,如果关于网约车的新政出台,明确网约车是出租车,那么网约车平台的门槛、营运成本肯定提高,这样传统出租车才能与之展开公平竞争。

而在与网约出租车的公平竞争中,该人士并不认为传统出租车会落败,“因为两者间的竞争是差异化的竞争,网约出租车是点对点服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高端群体,而传统巡游出租车的服务对象是中低端群体。”在乘坐出租车时,一名出租车司机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网约出租车“烧钱”与传统出租车开展竞争,显然有失公允。而一旦两者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就看谁的服务质量更优,服务价格更满足消费者需求。□本报记者 周小平